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- 第二十八章 冲突(1)

第二十八章 冲突(1)

    有计划、成阶段、定目标的明确各领域谋改,这是崇祯皇帝在逐步熟悉大明内情后,愈发热衷的一种方式。

    先前崇祯皇帝虽说也在这样做,不过心里却没有过多感受,然而就是在最近一两年间,他却越发觉得以‘五年’为周期,定下目标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两三年太短,见不到成效。

    六七年太长,太过于耗时。

    反倒是取这个中间值,将所定目标逐步推进落实,既能看到初步的成效,又能见到政策的延续。

    一个谋划的好政策想真正见到成效,是需要较长时间来沉淀的,毕竟有些事情不是靠急躁就能解决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现阶段的大明,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、内外矛盾极多、发展极不平衡、财政极不正常、各种问题极多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,这也造就想给千疮百孔的旧框架,重新打造一个新框架,其实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,稍有不慎就会爆发各种问题和矛盾。wap..OrG

    乾清宫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阴沉着脸,倚靠在龙椅上,看着御案上所摆奏疏,多达上百封的规谏、弹劾奏疏,就这样摆在他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朝廷才安稳了几日啊,一个个又开始这般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眼神冷厉,盯着眼前这些奏疏堆,冷冷道:“调查两大案、清查亏空、进行盐政初改都在落实中,触碰到你们中的一些人的利益,就开始原来那一套,违背祖制宗法,弹劾内务府乱政,弹劾军机处揽权,规谏京营变动过大,一遇到任何问题,就拿这一套来搪塞朕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低着脑袋,不敢多言,他能感受到自家皇爷,是真的愤怒了,外朝的那帮文官群体,总是有一些人不知死活。

    “王伴伴,将御案上的这些奏疏,凡上疏请辞的都挑出来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伸手道:“悉数移交至内阁,告诉韩爌他们,将这批上疏请辞者皆罢黜掉,凡涉及亏空者,补齐亏空,才能离京归乡!要是补不齐,皆给朕抓进刑部大牢去。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当即作揖道。

    从坐稳这尊皇帝宝座,崇祯皇帝就知道事情会很多,特别是他想要维新变法,力求大明有所改变,那随着各项谋划的推进,就必然会涌出各种问题,爆发各种矛盾,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。

    利益动人心嘛。

    过去没有掌握太多主动权,一遇到这种情况,就会让崇祯皇帝颇为头疼,就算再懂得权谋算计,可是在优势不足的前提下,其实可供崇祯皇帝斡旋的范围很小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掌握相对的主动权,能较为从容的面对复杂国情,即便外朝那帮文官群体真想发难,他也能从容不迫的进行应对。

    斗争嘛,永无止境!

    彼时的文华殿。

    气氛压抑极了。

    “现在这等朝局啊,真是愈发难以看透了啊。”周道登倚靠在官帽椅上,看向沉默的何如宠,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就陛下乾纲独断所做那些事情,在朝中引起多少风波啊,在这等形势下,有司呈递规谏弹劾奏疏,其中还夹杂一些请辞奏疏,可天子的态度依旧是这般强硬。

    这在先前是从没有过的。

    现在天子将难题抛给内阁,这件事情反而不好解决了,韩元辅都待在他的公事房,不见任何人了,咱们该怎样办?”

    何如宠眉头紧皱,“还能怎么办,走一步看一步吧,韩继思所领的都察院,真是愈发的激进了。

    曹化淳所领的东辑事厂,追缴先前查明的亏空还没有结束,都察院所派那帮巡察御史就又查出一批。

    这样下去怎样得了啊。

    天子难道就看不出来,朝堂局势要是不稳,这是会带来大麻烦的,何况那些亏空也并非个人所能拖出来的啊。”

    亏空,说好听点就是在任期间,所弄出来的一笔不清楚的账目,可实际上这就是吏治混乱所致。

    特别是天启朝后期,阉党一朝独大,搅乱了朝中秩序,这使得很多在意乌纱帽的人,迫于种种现实吧,都选择和光同尘。

    在大明官场之中,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栋梁肱股,实在太过凤毛麟角了,多数都是被沾染各种不好风气。

    “本辅不觉得一些朝臣的弹劾奏疏,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。”周道登轻叹一声,伸手说道。

    “当初天子设内务府时,明确与外廷职官无关,总揽宫廷事务,可是钱肃乐、黄道周这帮内务府大臣,近期做的事情,却明显是在干涉外朝事宜啊。

    一个朝堂,两套班底,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。

    内务府做什么事情,外朝有司多数是不清楚的,可是外朝有司做的事情,内务府却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倘若是长此以往的话,只怕膨胀起来的内务府,甚至能左右内阁啊,这要是真……”

    “现在说这些有意义吗?”

    何如宠撩了撩袍袖,看向周道登说道:“你难道没有发现,在这次的纷争中,温党一派很是安静吗?

    特别是清查亏空期间,被查出那些亏空后,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上缴亏空银子,没有任何的犹豫和不满。

    这明显就是温体仁瞧出这些。

    不过为了不被天子所厌,所以没有过多涉足其中,甚至是周党那一派,尽管周延儒奉旨查案,可是也是态度明确。”

    人是会受环境改变的。

    对崇祯皇帝而言,他深知人性的可怕,过去周道登、何如宠他们留在内阁,更多的是为了掺沙子。

    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大明有着相应改变,特别是他们也悄悄的涉足这些变动中,比如在天津直隶州筹建个商队,比如在京畿一带筹设几个工坊,继而赚取到相应的利益,这也使得他们的心态发生改变。

    在涌出的一批私营工坊中,崇祯皇帝很清楚有一部分的工坊,其实是朝中的官员私底下用各种名义开设的,不过崇祯皇帝却没有多加理会,毕竟处在推进原始工业化的初期,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,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有些事情出现,崇祯皇帝就会选择妥协!仗剑至天涯的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