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的父亲是嘉靖在线阅读 - 第75章 古今成大事者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

第75章 古今成大事者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

    胡宗宪惊讶:“王爷也知道徐渭?他没有官职,只是我手下的一个幕僚啊!”

    朱栽圳笑道:“徐先生大名,天下谁人不知?他诗、文、画是公认的本朝第一。但他最擅长的并不是这三样,而是兵法!

    他只做一个白衣幕僚,实在是屈才了。”

    本来朱栽圳到了杭州就想见徐渭,奈何徐渭被胡宗宪派去了福建协助当地卫所军抗倭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一个高颧骨、八字眉、大鼻子的瘦弱书生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此人便是才智冠绝东南的徐渭徐文长!

    朱栽圳竟走到徐渭面前,给他行了一个揖手礼:“栽圳见过徐先生。”

    胡宗宪等人目瞪口呆。要知道,徐文长只有一个秀才功名。哪有郡王主动给秀才行礼的道理?

    徐渭本人虽也很惊奇。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狂生的风骨。他没有还礼,而是捋了捋胡须说:“王爷这一拜,我可受不起。”

    黄锦在一旁动了怒:“你这人好没规矩!一个秀才见到王爷不磕头?”

    徐渭微微一笑:“我天生膝盖硬,打不了弯儿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道:“黄公公,徐先生是我的老师。哪有老师跪学生的道理?”

    徐渭不解:“我何时教过王爷?”

    朱栽圳笑道:“我在京城见过徐先生的《墨葡萄图》,学到了何谓泼墨大写意;我欣赏过徐先生的《雨中醉草》,学到了何谓行草。

    我听过徐先生所作杂剧《四声猿》,学到了何谓南戏。此番我来东南,还要跟徐先生学谋略!”

    说完朱栽圳作势要给徐渭下跪:“男儿膝下有黄金,只跪天地君亲师和搓衣板!徐先生,请受学生一拜!”

    徐渭连忙搀住了朱栽圳:“王爷,万万不可!”

    朱栽圳问:“徐先生同意收我做学生了?”

    徐渭道:“愧不敢当。王爷今后遇到什么难解之事,尽管问我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坐回到椅子上:“诸位都是自己人,都请坐吧!”

    胡宗宪等人谢了恩,各自坐定。

    朱栽圳问徐渭:“先生去了福建四个月,协助当地卫所军抗倭。福建那边情势如何?”

    徐渭叹了声: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!卫所军不堪用,我就算给他们想出一万条奇谋也是枉然!”

    唐顺之插了两句:“感同身受啊!我四年前来浙江协助抗倭也是这样。制定再多军略,也架不住卫所军一接敌就跑。”

    徐渭又道:“我听说王爷在浙江编练了一支新军,全歼倭寇汪直部,就立马回来了。我想只有在王爷麾下,才能真正为东南抗倭尽一份力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道:“我正有件事要拜托徐先生去做呢。我准备再招募两万新兵,到各地招兵的事,就由徐先生和唐先生负责吧!

    哦对了,徐先生才学冠绝江南,岂能没有官职?具体官职且容我斟酌几日。”

    徐渭拱手:“多谢王爷信任。”

    十日之后。

    徐渭和唐顺之兴冲冲的找到了朱栽圳。

    朱栽圳问:“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两万的员额招满了?”

    徐渭解释:“王爷率领戚家军全歼倭寇汪直部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江南!戚家军如今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!

    各地百姓一听说戚家军要招兵,还发高饷,无不踊跃报名!

    我们还没走到宁海,报名的人已经达到了五万人!我和唐兵备吩咐随我们一同招兵的戚家军袍泽,从五万人中精挑细选出了两万人。

    这两万人已经全部集结到了戚家军的军营之中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一拍手:“好!接下来就要训练他们习练火器了。这事儿我亲自办!”

    就在此时,胡宗宪眉开眼笑的走了进来:“王爷!大喜啊!”

    朱栽圳问:“哦?何喜之有?”

    胡宗宪道:“司礼监的陈洪陈公公来杭州了!他带来了两道圣旨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问:“哦?什么内容?”

    胡宗宪道:“一道圣旨是拔擢浙东之战有功臣子的。臣擢升为浙直总督;戚将军加封前军都督同知;俞将军加封右军都督佥事;唐兵备擢升兵部右侍郎,留在王爷身边参赞军务;王藩台去‘署理’二字,实补实缺。

    我们都接旨了。臣以为唐兵备还没回来,就代他接了圣旨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道:“那第二份圣旨呢?”

    胡宗宪正要说话,只听得书房外响起陈洪的声音:“景王爷大喜!请您速速前来接旨。”

    朱栽圳走到了书房门口,跪地准备接旨。

    陈洪朗声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!景川王朱栽圳,胸怀治国安邦大才。东南失安,万民遭屠,朱栽圳心怀苍生社稷,请缨南行。半年之内,编练成戚家铁军。先得杭州大捷,斩、俘倭寇六千五百余。又得浙东大捷,斩、俘倭寇五万余,缴获无算。其才,其行,其德,实乃朱明皇族子弟典范!特恢复其一字亲王位,复称景王,钦此!”

    朱栽圳抬起头,看了看陈洪,没有领旨谢恩。

    陈洪还以为朱栽圳是高兴糊涂了呢。他提醒朱栽圳:“王爷,快请领旨谢恩吧!”

    朱栽圳却站起身,说:“这道旨意,我不能领受。我会写一封信,跟父皇解释。”

    陈洪目瞪口呆:“王爷,您这是?”

    朱栽圳没有搭理陈洪,径直进了书房,将门关严。

    门外的陈洪、胡宗宪、唐顺之面面相觑,不明白朱栽圳为何不要亲王位。

    徐渭则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陈洪有些发急,他跪地苦苦哀求:“王爷,您就领旨吧!不然奴婢回京没法跟皇上交差!再说了,您不必谦虚。以您的功绩,别说封亲王了,就算是封太......啊,奴婢多嘴了。”

    书房之内没有任何回应。

    陈洪哀求了两柱香功夫,朱栽圳还是没有回音。

    陈洪无奈,只得对胡宗宪说:“胡部堂,您是王爷的亲近之人。您帮我劝劝他吧。”

    胡宗宪微微点头,正要开口,却被徐渭拉到一边:“汝贞兄,借一步说话。”

    胡宗宪被徐渭拉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徐渭道:“汝贞兄,你不用劝景川王接受这道圣旨。因为你是劝不动他的!”

    胡宗宪疑惑:“为何?”

    徐渭感慨:“景川王真是有大智大慧的人呐!汝贞兄可听说过这样一句话?古今成大事者,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。

    替身者,替之生,替之死,替之挡明枪暗箭!明枪暗箭谓之‘煞’!

    储君之位,历代皇子都趋之若鹜。其实却是个三煞位。景川王是想让裕王继续做储君,替他挡煞!”

    胡宗宪恍然大悟:“你是说.......景川王想做曹操。让裕王当汉献帝?”

    说到此,胡宗宪自知失言,捂住了嘴。

    徐渭侃侃而谈:“汝贞兄你这话说的虽难听,却是事实。我猜测景川王就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你想想,咱大明历代的储君,有几个有好下场的?

    洪武爷立朱标为储君,因为朱标太过仁慈,回护老将、官员,惹得洪武爷勃然大怒,活活给吓病,病死了。

    洪武爷立朱允炆为储君,结果朱允炆登基三年就被永乐爷奉天靖难赶下龙椅,在大火中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永乐爷立朱高炽为储君,朱高炽登基后是为洪熙爷。洪熙爷即位一年,就稀里糊涂的病死了。

    弘治爷立朱厚照为储君,朱厚照即位后是为正德爷。正德爷三十一岁就溺水得肺疾而亡,连个子嗣都没留下。

    所以我说,储君之位是个三煞位!”

    徐渭不愧为东南第一才子,大聪明里的大聪明!他完全猜中了朱栽圳的想法。

    东南第一谋士,名不虚传!俺叫刘可乐的我的父亲是嘉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