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大唐之超级军火商在线阅读 - 第985章 献俘

第985章 献俘

    方二被李世民这话问的有些语塞,挠头想了好半天才答道。

    爹,人家说的是这个世界的唐之结盟,和您没啥关系~

    李世民一脸的不爽,两眼一瞪怒道:怎么,这个世界的大唐竟窝囊到了要与人结盟的地步?

    去,把这个世界有关唐朝的记载都给朕找来!朕要看看,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,能干出这种低三下四的事情来!

    方二无语,不知道这家伙看到渭水之盟的记载后,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

    回到宫中后,差了太监去藏书阁,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贞观政要》等一大堆有关唐史的书籍被送到李世民的面前。

    他随手拿起一本翻看起来,起初还一边看、一边点头,上面记载的事情都和他所经历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但直到渭水之盟那里,让他感觉很不对劲。

    明明被尉迟敬德用火药给炸跑的颉利,在这个世界,竟然带着大军打到了渭水对岸!

    火药呢?

    他连忙拿起另外的书开始翻找,但所有的唐史翻遍,也没看到有关火药的记载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的大唐,自渭水之盟后,完全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原因,正是因为少了火药的存在!

    他不禁看向一侧和李泰、李恪两兄弟斗地主的方二,所以,这小子才是关键?

    否则,为何自己的所有臣子,在这些唐史中都能找到存在的证据,而偏偏这小子的事情,书上是半个字也没有提到过?

    连火药都没有,更别提那云一式、云二式、甚至野鸡脖子和直升机了,这些所有的所有,都不曾出现过。

    早在很久以前,他就对方二有了一些猜测,只是那时还想不出是什么原因。

    但是当已经死去多年的长公主出现在他面前,方二说出了平行世界的概念之后,他似乎抓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如今,再看这个世界的唐史,他更加确信,方二一定不是大唐世界的原著民!

    也就是说,正因为方二的出现,才让自己的大唐变的横扫四方了?

    他凝视着眼前的一堆史料,突然间想要好好的看一下,没有方二的大唐会怎么走。

    于是便伏案研读起唐史来,直到方二他们牌局散场,这家伙还抱着旧唐书看的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其实他的这种心态很好理解,换成任何一个人估计也是同样的表现。

    比如,你对另一个世界的你,好奇吗?

    次日一早,方二悠悠的叼着根油条过来喊他。

    爹,午门献俘要开始了,一起过去观礼?

    你们自己去便是,朕还要看书!

    李世民头也不回的拒绝了,相比献俘,他更热衷研究唐史。

    瞥了一眼他手中的旧唐书,方二是扭头就走,这个时候,最好别在他面前晃悠,否则的话,指不定这老家伙能问出什么话来。

    午门外,此时已经是锣鼓宣天,凯乐四起的景象。

    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!

    每遇重大战事,朝廷大军得胜还朝,都要向皇帝献俘,称奏凯献俘。

    历代以来,献俘都属重大军礼,到了明代,献俘礼无论是规格还是隆重程度,都要远胜前代。

    在《明史middot;礼志之军礼》中,对奏凯献俘之礼,有简单的描述凡亲征,师还皇帝率诸将陈凯乐俘馘于庙南门外,社北门外。告祭庙社,行三献礼,同出师仪。祭毕,以俘馘付邢部,协律郞导乐以退。

    奏凯献俘是隆重的,对参礼人员的衣冠服饰皆有严格要求。

    皇帝服通天冠、绛纱袍,升午门楼,以露布诏天下,百官具朝服以听,仪与开读诏敕同。

    献俘的具体路线为:军士将俘虏自东华门押入,至午门举行献俘仪式,礼毕后从西华门出。

    俘虏头绑红巾身穿红衣,每囚一镣,由东华门进入。

    不知道朱由检是怎么个意思,这么重要的时刻,他竟然别出心裁,效仿起了武宗朱厚照,以一身戎装出席,高坐在午门之上。

    数百名大汉将军,自午门,一直延伸出去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,分列左右,居于大汉将军中间。

    而大汉将军外侧,则是由锦衣卫筛选出来的,前来观礼的百姓。

    场面不可谓不大,足有数千人伫立在午门之外,等待献俘礼的开始。

    而这,还只是近处,方二能够看到的情景。

    在远处,自东华门,一直通往午门的道路两侧,更是围聚了无数的百姓,这里是献俘礼的入城路线。

    随着钦天监那边一声高喝,献俘礼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东华门大开,曹变蛟、王廷臣身着战甲,高坐在战马之上,引着队伍走在最前方。

    在他们身后,士兵们押着囚车,缓缓入城。

    看着那如长龙一般的囚车队伍,城中百姓们激动的山呼起来。

    大明万胜!

    大明万胜!

    大明万胜!

    声如雷震,随着囚车的前行,逐渐向午门这边传递过来。

    听着百姓们的呼声,午门之上,朱由检不由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。

    大明,中兴有望!

    而观礼的百官中,京营总督朱国桢,同样有着这样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记忆中,上一次献俘大礼,都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那一次,还是万历年间,三大征中的朝鲜之征。

    那次献俘的角色,是倭将丰臣秀吉,及一众倭将。

    这一刻,万历皇帝的昭书内容犹在耳边响起。

    ??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,弃尸稿街,传首天下,永垂凶逆之鉴戒,大泄神人之愤。

    再之后,便是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役,平播之役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那次献俘,那天的午门寒风凛冽,同僚庄冲虚的脸,被冻的白里发红,而朱国桢自己原本肤色偏红褐色,在寒风下被冻的发黑,同僚看见还与他开玩笑说:云长作翼德脸也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,大明内忧四起,外患不断,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。

    朱国桢无大才,但忠心却是不容易质疑的,不然也混不到京营总督的位置。

    如今已年近古稀的他,没想到竟还有再次经历献俘的机会,而且,这次被献的,还是满清贼酋!

    那耳畔的凯乐,让他不禁湿了眼眶。

    外战已决,内库充盈,大明,终于缓过气儿来了!柿子有毒的大唐之超级军火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