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盛唐在线阅读 - 第280章 长安喜庆

第280章 长安喜庆

    罗云生入城之后,一方面命人将搜罗来的金银财宝装上马车,运回大唐。

    一方面派人去打探,忠唐军的进展情况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消息就传递回来,战事的推进超出了罗云生的预料。

    拓跋木奇等人,趁着吐谷浑的防守空虚,迅速攻克了大片的城池。

    于是乎,见识到了敌军空虚的拓跋木奇,竟然神奇的想到了扩编,允许俘虏加入军中,按照忠唐军的军法行事,在抢劫之后,可以分配他们钱财。

    不过忠唐军也知道,盲目扩编的下场,所以扩编的士兵不仅仅精挑细选。

    而且当忠唐军超过一定数量之后,就会裁汰表现不好的兵员,让忠唐军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字上。

    罗云生听完之后,连忙派人给前线送信息,让他们别光顾着打仗,要考虑下后勤的压力。

    要给他多搜罗一些马车,好将金银财宝运回大唐。

    让罗云生感觉欣慰的是,后续的援军也在陆陆续续的进入战场,越过边境,进入到吐谷浑的地域,并开始接受城池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速度并不是非常快,但是罗云生很清楚,自己的后方并不是那么危险了,同时物资也可以放心往后运输了。

    这里必须说一下,罗云生之前的预判是没有问题,当大唐的军士越过边境,进入吐谷浑的消息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,当地的守军,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情绪,就老老实实的投降了。

    以至于,在最近发生了,往往拓跋木奇等人还没准备攻打城池,敌军的士兵已经逃跑的情况。

    不过有源源不断的好消息,自然也是有坏消息的。

    坏消息拓跋木奇的诈骗敌军,骗取城池的情况,已经行不通了。

    一些大型城池,已经开始组织强有力的抵抗,往往要费劲心思才能拿下。

    虽然楚行非常清楚,迄今为止,拓跋木奇等人已经给自己提供了足够多的帮助,但是罗云生依然觉得有些遗憾。

    毕竟若是不能通过诈骗的方式夺取城池,那么接下来意味着,自己在吐谷浑的攻城略地的难度会有所提升。

    而不久之后,拓跋木奇又送来新的坏消息,伏允已经知道了大唐的情况,正在想尽办法集结部队,同时在各地征兵,准备死守城池,与大王鏖战。

    “竟然没有树倒猢狲散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罗云生不禁有些感慨,伏允这个家伙的本事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。

    不过对于伏允仓促间,竟然还有心情组建新的部队,他并不是很在意,其实与伏允的心态想比,他更在意吐蕃的。

    毕竟算算日子,吐蕃这边儿应该也得到消息了。

    吐蕃的态度,直接关系着他跟吐谷浑之间的战争。

    毕竟吐谷浑也算是一个实力强很的大国了,在局部区域来说,大唐比不过人家。

    所以,如今就要看,吐蕃要不要加入这场战斗了。

    虽然罗云生很清楚,自己派回国的王玄策,已经被唐王陛下派出,当做使者去拜见松赞干布了。

    但是罗云生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。

    等到十一月末,罗云生率领大队的唐军将士,再次从百谷城出发,抵达了拓跋木奇眼下正在攻打的陵城。

    而此间,大唐的将士,也分别攻克了数个小型城池,吐谷浑在吐谷浑东部区域的控制力在迅速下降。

    然而尴尬的在于,即便是楚行已经迅速的拿下了吐谷浑东部,但是老天爷是站在他那一边儿的,罗云生短时间内,还真的没有了继续进军的能力。

    十二月上,吐谷浑下起了大雪,积雪已经很高。

    哪怕是罗云生想要继续攻城略地,拿下陵城,但是大雪当头,他也能只能暂时选择罢兵,等到冰雪消融再战。

    虽然老天爷不开眼,但是罗云生也没闲着,他命令士兵修整的同时,开始按照先前的承诺,将那些抢劫来的钱财,赏赐给将士们,尤其是忠唐军的将士。

    反正这事情已经事先跟魏征商量好,也给圣人发了奏疏,对此圣人没有意见。

    而于此同时,吐谷浑入侵大唐,被击溃,大唐观风使罗云生率军攻入吐谷浑,连克将近二十余座城池的消息,也开始在西域各地散播开来。

    如今不仅仅吐谷浑自己有苦难言,西域各国,包括吐蕃都知道的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年关以至,即便是大唐的政事依然堆积了一大堆,但是唐王依然宣布朝廷即将进入休沐阶段。

    然而接连不断的好消息,却赶在年末抵达长安,使得今年的大唐,充满了欢快的氛围。

    今岁,最后一次朝会。

    看得出来,这次的朝会非常的特殊。

    因为某些眼尖的臣子,惊讶的瞧见,从太子殿下往下,一大堆皇子,都在朝堂上观政。

    一众皇子齐聚一堂,这种兴师动众,让朝堂上的臣子们,忍不住议论起来。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莫非圣人又要整幺蛾子?

    马上过年了,咱消停消停吧。

    “时辰已至,诸位朝臣入殿。”

    随着一名侍殿太监尖着嗓子的一声通传,众朝中大臣们停止了议论纷纷,跟在诸位皇子身后,如鱼龙般涌入了大庆殿的正殿宣政殿。

    皇子们地位尊贵,自然列于前列,而众朝臣们则位居其后。

    而在此期间,有些朝廷惊讶地发现,连最近身子骨不舒服的房玄龄,也赶来上朝了。

    众朝臣们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看来今日的朝会会很热闹啊。

    “奇怪?李勣大人呢?”

    待等众朝臣入殿之后,有些殿臣们诧异地发现,兵部尚书李勣竟然迟迟未到,这可有些罕见啊。

    然而仔细再一瞅,他们更加纳闷了,因为不止兵部尚书李勣没有来朝会。就连其兵部的左右侍郎也没有过来,以至于整个殿内,竟无一名兵部官员。

    “杜大人,杜大人?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小声地询问着褚遂良:“今日的朝会,何以兵部缺席?杜大人您那边有什么消息么?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?”

    褚遂良闻言神秘地笑了笑,伸出一根手指竖在嘴边,小声说道:“尚书莫惊,今日确实有大事发生,不过,不是坏事就是了……稍安勿躁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刑部尚书惊疑不定地望着同僚。迟疑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不多时,宦官率先走入殿内,站在殿门口尖着嗓子喊道:“陛下驾到,诸臣恭迎。”

    听闻这声通传。

    殿内众人纷纷伏地而拜,而此时,李世民迈步从殿外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看他红光满面、步伐轻盈,显然是心中欢悦,仿佛年轻了几岁似的。

    “众卿平身。”

    坐定于龙椅上后,大唐天子抬手示意道。

    见此。殿内众人这才纷纷起身。

    而此时,殿内还是空缺兵部尚书与左右侍郎,可奇怪的是,大唐天子对于那三人空位却是视若无睹。

    “有事早奏。”内侍尖着嗓子再次喊道。

    其实这等朝会就是例行公事,所谈论的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或者各部堂官员因为种种职权上的相互覆盖所导致的矛盾,而相互扯皮,几乎没有什么要紧事,毕竟真正的要紧事,六部早已经自行处理完毕了,否则都等着由天子来裁决,相信整个大唐早就乱了。

    当然,有时也有特殊情况。比如,某些不方便写在章折上的,或者担心会被他人截下章折,某些位朝臣也会在朝会中突然提出,来一个突然袭击,不过这大多情况下都是弹劾某位权势极大的朝中大臣、或皇室成员。

    可若是没有上述弹劾官员的情况,那么朝会纯粹就是走个过场。
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即便是走个过场,可似兵部的尚书与左右侍郎这般枉顾大唐朝制,缺席朝会的行为,那也是会惹来御史言官的弹劾的。

    可诡异的是,兵部官员的缺席,非但天子视若无睹,就连殿中御史亦视而不见,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。

    就在众朝臣们暗暗猜测之际,忽听殿外传来一声洪亮的喊声:“臣李勣,有要事禀呈陛下。”

    唔?

    众朝臣面面相觑,下意识地转头望向殿门,却见兵部尚书李勣领着两名左右侍郎与八名郎官,一行多人整齐而庄肃地迈步走入殿内,站在殿中央向大唐天子叩地行礼。

    这李勣干嘛呢?这般兴师动众的……

    殿内众臣们疑惑不解,却也不敢贸然开口询问,只好闭着嘴静静观瞧。

    “诸位爱卿平身……不知诸位有何事向朕禀呈呀?”大唐天子故作镇定地问道,可事实上,他眼中那止不住的笑意,早已出卖了他。

    见此,兵部尚书李勣转头望了一眼,当即。便有一名郎官踏上前一步,从怀中取出一份文简,大声朗读道:“十一月二十六日,牛进达。率兵五千,击退吐蕃……可喜可贺,恭祝我大唐国运昌盛!”

    “好!”大唐天子抚掌赞道,可他的眼中仅有欢喜却无惊讶,想来恐怕是早已得知了。

    话音刚落。又名一名兵部郎官踏上前一步,取出怀中文简,朗读道:“十一月二十七日,陇右之乱彻底平复……可喜可贺,恭祝我大唐国运昌盛!”

    “好!”大唐天子再次抚掌赞许道。

    “十一月二十九日……”

    “十二月初一……”

    “十二月初三……”

    随着兵部郎官们一个接一个地念出文简中的捷报,朝中众大臣们不由得有些发愣。渤海郡公的盛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