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承一座植物园后/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158节
书迷正在阅读:讨好[校园1v1]、你若撒野、重回七零,炮灰假千金被糙汉娇宠、熟夜并无别事、始乱终弃怪物以后、祂回家了[无限]、我是女炮灰[快穿]、穿到没有辣椒的世界后、咸鱼小结巴他又浪又怂[穿书]、在年代文里吃瓜
叶晗在研究人员心目中的地位再次拔高。 郁思明看了一眼名单,发现叶教授这次带的博士生中,有两个为中科院出身,换言之,也算是他的学弟,只比他小几届。 心里着实有些羡慕。 但郁思明毕业没几年便被高薪聘请去m国研究所工作,也获得了想要的待遇,没有什么可遗憾的。 而如今在花间集,无论工作环境、设备的先进程度还是薪酬,均远超市场水平,如今还有机会接触到叶教授这样的大佬,他对这份工作简直不能再满意了。 郁思明非常庆幸自己来到了花间集,并为明日的会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 第二天早上8点,叶教授率领考察团来到花间集2号入口处,毕景辉来得更早,7点半不到便到了。 叶晗与郁思明接待了一行人。 郁思明深吸一口气,主动上前介绍自己。 叶教授没怎么表态,身边一个名叫付庆元的博士研究员看了他一眼,眼中带有些微惊讶和一丝嘲笑。 没错,他就是名单上郁思明的‘学弟’,中科院的校友,并在同一导师手下待过。 当初郁思明身为中科院的天才,不止一位导师称赞,研究成果显著,后被高薪聘请去m国的事迹也在校园流传,算是一号人物。 那时候有多少学弟学妹羡慕,年薪百万的待遇 高端的实验环境,几乎是每个博士生梦寐以求的工作待遇。 但国内人才济济,能达到的人凤毛麟角。 然而现在,付庆元看了这位师哥一眼,心里微带不屑,也隐隐有一种压制对方的快感浮现。 真没想到对方会落到如此境地,在一个私人植物园内当研究员? 当真是今非昔比。 纵然教授说过这次考察的植物园不一般,但再如何也是一个私人植物园,坐落于w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内。 而他们在首都的国家植物园工作,事业编制,无论薪酬待遇还是都超过其他植物园,又跟着叶教授做项目,是其他人挤破头都无法获得的荣耀。 不管怎么对比,都比对方强好几倍。 这位郁思明学长实在有些可惜。 …… 叶晗带着一行人来到展览温室。 现在正是4月底,温度回暖至20多度,阳光不算艳烈,是比较适合的温度。 展览温室穹顶的一片片‘玻璃幕墙’分别打开至不同的角度,自动调节光照和温度,通风效果良好,好似春风拂面,夹杂着草木的清新,没有丝毫的闷热感。 很容易便能感受到与其他展览温室的不同。 而里面的假山瀑布、爬藤绿植、小桥流水等布景设计,五大景观区的标识,更是让初次到来的毕景辉不由自主地四处打量,在察觉到后迅速收回目光。 展览温室而已,他们的植物园也有,没什么稀奇。 食虫植物区在左手边,一行八人径自往这个方向走来。 然后齐齐站在玻璃窗面前愣住。 马来王猪笼草。 作为专业人员,站在这里的人全都认出了这种植物。 然而这种稀有的猪笼草因为地理、气候、温度、湿度等的限制,从来没有如此茂盛过。 原本攀附于粗壮树干的两株马来王猪笼草、到达一定的高度后继续沿着枝干攀爬,如藤蔓一般缠绕其上。 从下至上每片叶子均超过一米,极为宽大、肥厚,叶片末端挂着巨大的捕虫笼基本都在20-30公分,一个个耷拉下来,似乎能听到里面晃动的水声。 而竖立于地面的最大捕虫笼,尺寸更是大到惊人,居然有44公分! 好似一只浅红色带着花纹的水缸放在这里,又宽又胖,上宽下窄,容积为3.8l,里面装有近3l的消化液,小型昆虫就算不被消化液腐蚀,也会被淹死。 实在太巨大了。 6斤的消化液,用手拎都要费好大功夫。 考察团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如此巨大的捕虫笼,即使叶华西教授也从未见过,不由得凑近了看。 这就是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捕虫笼,的确非同一般,视觉效果极为震撼。 国家植物园自4年前便引入了马来王猪笼草,恢复用了大半年、而后精心培育三年,长出的最大捕虫笼为34公分,在当时引起了一番轰动。 作为第一次引进并培育这种稀有猪笼草的植物园,能养出如此尺寸的捕虫笼,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十分满意。 他们已经完美克服了原产地的种种限制,使其在国内成功培育,为国内的首例。再如何精心照料,也不可能长到和原产地一样的尺寸吧? 然而花间集却直接打破了原产地的最高记录。 44公分的捕虫笼,超出国家植物园10公分,近三分之一的高度! 这可不是努努力就能打破的微小差距。 付庆元看着标尺上的数字,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被碾压的感觉。 当时,叶华西教授已经是食虫植物方向的负责人,他们也参与了马来王猪笼草的研究和培育。 虽然不是项目的核心人员,但同样与有荣焉,私下里还大肆庆祝了一番。 然而现在,看着眼前的数字和旁边申请下来的吉尼斯记录的牌子,付庆元的内心十分尴尬,有种跳梁小丑的羞耻感,脸上也火辣辣的。 他们当时到底在沾沾自喜什么呢? 第90章 国家考察团(中) 叶华西教授余光将自己带的几个博士生的表情尽收眼底。 年轻人傲气很正常, 他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,但过度的自傲变成自负就不好了,也该让他们出来见见世面。 国家植物园固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植物园,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均保持在较高水平, 但并不意味着不会被超越。 或许是花间集, 或许是其它植物园, 又或者是国外的研究所, 若一直沉溺于当前的成绩,以后还有什么进步可言? 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, 才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应有的态度。 叶华西仔细观察着眼前巨大的捕虫笼,从叶子垂落的笼蔓、宽胖的笼身、到色彩鲜艳的唇以及上方硕大的笼盖,任何一个部位都表明它是成熟状态的捕虫笼,并且为自然发育而成,并未经过人工催熟。 能长到如此惊人的尺寸实属罕见。 首先, 其本身便要具有的优质基因与生长潜力,其次,外界环境和培育手段也很重要。 叶华西侧头看向叶晗两人:“这两株马来王猪笼草来植物园多久了?” 叶晗:“半年左右,去年11月份办好手续引入的。” 才半年?! 几名研究员又是一惊,看着眼前茂盛到将树木枝干都盘绕起来的马来王猪笼草, 心神俱震。 才半年就长到如此巨大,简直太不可思议了。 当初国家植物园的几株,移栽后元气大伤加上水土不服,在他们整个科研团队的照料下, 足有大半年才恢复过来。 然而眼前这两株, 哪有一点移栽后的不适, 比原产地的植株长得都要高大! 还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, 究竟如何做到的?? 即使在这些天才的知识储备之中, 眼前的情况也超出了认知。 叶华西教授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,随即沉吟:“近些年来,国外基地的培育技术发展得很快。 我在一个科学杂志上看到过相关文章:xx基地早就培育出捕虫笼高达36-38公分的优质种,并作为母本分株繁殖,只是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,并未引起广泛关注。 这两株马来王猪笼草是从那里引进的吗?” 叶晗:“是的,教授。当时挑选的是母本分株后最优质的两株,从国外运送过来时,其中一株最大捕虫笼便有36.5公分,经过培育后达到如今的44公分。” 当时她从国外引入的时候着实花了很大功夫,加上手续费用,两株猪笼草合计花费超过100万。 国外有收藏家也想要收购,要拿到最好的品种,价格必须开得比他们高才行。 一百多万,在w市这样的地方买套房子都足够,只有叶晗舍得将这些钱花在引进植物方面。 听到这里,付庆元的表情越发尴尬。 就在他们为拿到的成果沾沾自喜时,国外的培育技术也在飞速发展,早已培育出37公分的尺寸,并尝试着将这种巨大特性加以延续。 这样看来,他们培育出34公分的记录实在不算什么。 只是因为国内首例且并无对比,便给人一种成果卓越的错觉。 …… 叶华西教授又与叶晗讨论了一些培育方面的问题。 在智能系统的帮助下,叶晗努力模拟原产地的环境并加以改进,打造最合适植物的生存环境。 土壤是从当地运送而来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降雨量都非常贴近,会放置昆虫、小型哺乳动物等为它们加餐,再加上植物营养液的促进作用,有这样的结果是必然。 毕景辉看着两人相谈甚欢,站在旁边张了张嘴,根本搭不上一句话。 w市植物园并未打造食虫植物区,而马来王猪笼草这样的濒危物种平时更难以得见,他所拥有的知识全都是文献资料里的那些。 但理论知识与实践是两码事,导致他完全插不上嘴。 其他研究员则惊讶于叶晗对于马来王猪笼草的了解。 可是…她不是花间集的园长吗? 不知道的以为是哪个植物学专家,居然能与位于行业顶端的叶教授进行流畅的交流和沟通! 培育过程中的很多细节,连他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。 叶晗借助的是智能系统的功能,植物的各种数据一目了然,笼身哪怕涨了0.01毫米都能监测到。 在重点培育的过程中,她每天都会记录马来王猪笼草的生长状态,在细节方面的把控超过所有人。 就在昨天,她单独整理了一份从相关的数据资料,就是为了今天做准备。 叶华西教授听到后频频颔首,吩咐下面的研究员:“记录一下叶园长的培育要点。” “哦、哦,好的教授。”付庆元等人都蒙了,手忙脚乱地找录音笔和笔记本。